查看全部 | 类目:行业新闻 | 点击: | 上一篇:山东海特数控机床的组成装置 下一篇:航空产品与机床设备相互影响 发展密不可分(附
实现“中国创造”还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但是,我国制造业却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在新常态下,我国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还需先从制造业先行,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中国制造2025”将于近期对外颁布。这个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文件,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具体贯彻落实。从相关路径来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制造业先行先试最可行的选择。
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取代传统的“投资拉动增长”,已成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坚持创新驱动,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而近期发布的《意见》,正是今年我国在经济新常态关键时期的发展战略方针。归纳起来,《意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这么几大看点: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功能定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要“四个坚持”原则即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为先、遵循规律、全面创新。具体措施包括改进准入管理、财税支持、直接和间接融资支持、提高奖励比例、企业参与国家创新决策、技术移民以及科研院所改革。由上述措施,我国到2020年有望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变身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环视全球,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发展一直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尤其把工业技术创新放在优先位置。美国企业创新环境的形成,一是来自美国企业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文化(55.910,-1.54,-2.68%);二是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机制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三是来自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大力支持。尤其政府大力支持设立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加强高等工科类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通过联合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力量,发展尖端科技和培养制造业技能,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向企业转化,并以企业为依托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美国的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非在制造业先行先试不可。因为,制造业是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却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加之当前,我国制造业PMI和汇丰制造业PMI双双持续走软,一方面表明中国制造业增速呈现不断放缓的走势,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处在由传统制造业向新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犹豫期”。所谓新型制造业,就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那么,经济新常态下,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归根结底在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创新驱动,促使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这种战略构想非常正确,应该加快部署,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令人欣喜的是,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落实“中国制造2025”时,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53.580,-0.52,-0.96%)、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和顶层设计。而政府的战略行动,也向市场传递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的强烈信号,主要形式将是由政府主导,在现有的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产业联盟来推动。
由此,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大蓝图,争取有创造性突破,我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亟待在如下方面下苦功:
第一,严格遵守“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五个原则,特别是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核心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由于“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而深度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就是实现高端装备制造,包括生产体系的智能化。
第二,把握好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企业主体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创新型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及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应紧随产业政策走势,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提高中国企业“智造”水平。
第三,中国未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更需在多个领域加强与国际领先的创新企业,如苹果(Apple)、谷歌[微博](Google)、微软[微博](Microsoft)、IBM[微博]以及三星[微博](Samsung)等的合作,以此实现创新技术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和创新“经验”的共享。
第四,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需要注重协同创新。企业还应努力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五,着力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文化的关键要素包括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宽容和积极行动的企业创新氛围,以开放心态面对异议,及时纠正错误,维护探索新想法的自由及与他人协作的愿望。另外,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对企业创新人才的呵护和有效管理。
来源:中国机床网
联系电话
联系QQ
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